
距离中国商务部规定的11月1日出口商品管控日期仅剩11天,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似乎又有升温的迹象。特朗普曾警告称,如果中国在这个日期后对稀土等重要商品实行出口管控,美国将会对中国加征100%的关税。然而,近日特朗普突然改口,表示希望与中国展开谈判,并提出了三项具体的条件。
特朗普的突如其来的转变
10月19日,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表示,他不希望中国和美国陷入“稀土游戏”,并强调希望中国“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”。此外,他还要求中国恢复对美国大豆的采购。这些条件明确了特朗普关注的三个重要议题。
中美谈判的前景如何?
从特朗普的言论来看,主要涉及的三大领域包括:稀土出口管制、芬太尼问题,以及大豆采购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三个问题通过谈判是可以达成共识的。
首先,关于稀土出口管制问题。中国商务部之前就宣布了对部分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(包括稀土)的出口管控。稀土资源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,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,几乎所有的高科技产业都离不开稀土。因此,中国对稀土进行管控不仅是合理的,也符合国家利益。特朗普曾担心中国可能会利用稀土作为制衡手段,但实际上,中国并没有完全停止稀土出口。事实上,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,控制着全球95%的稀土加工和出口能力,并且是唯一能够生产出符合军用标准的高纯度稀土的国家。美国没有能力在短期内找到替代的供应国,因此,关于稀土的争论更多是美国的一种反应性策略,而在中美谈判中,中国的地位相对较强。
展开剩余44%其次,关于芬太尼问题,中国早已明确表示,芬太尼的滥用是美国本国面临的社会问题。中国一直以来都积极配合美国打击毒品犯罪,提供了多种帮助。因此,美国若将问题归咎于中国,是一种不公平的做法,也是特朗普政治策略的一部分。这一问题更多的是特朗普希望借机施压中国,实际上它并非不可谈判的焦点。
最后是大豆采购的问题。特朗普在任期内对中国商品加征了125%的关税,这直接导致了中美贸易战的爆发。在那段时间内,中国为了规避高额关税,转向了巴西等国家购买大豆。数据显示,2024年美国的大豆产量非常庞大,但中国并未购买美国的大豆,而是从巴西和阿根廷等地大量进口。这使得美国的农民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损失。尽管如此,只要中美双方能够达成一致,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的问题并非不可解决。但要想解决这一问题,美国必须稳定其对中国的关税政策,而不能像过去那样频繁调整,这会让中国的进口商对美国市场失去信心。
中美贸易谈判是大势所趋
特朗普提出的三个问题,最终的解决权在于美国。如果美国不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,不继续施行贸易霸凌政策,双方是有可能恢复正常的贸易关系的。事实上,中国手中拥有充足的筹码,可以使特朗普认识到,如果中美再次爆发贸易战,将会对美国造成严重影响。
因此,特朗普与美国应该意识到,贸易谈判不仅符合中美两国的利益,也有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。而面对特朗普的强硬立场,中国也不怕以实力回应,这才是谈判的关键所在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